对师生关系的审视与再思考--基于研究文献的文本分析

摘要

在教育活动的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而师生关系的状况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素质教育的成败以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师生关系问题向来是教育问题研究中一个热点。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查阅并梳理了与师生关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关于师生关系的既往研究进行回顾,并且对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审视,进而对师生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师生关系 审视 思考 文献研究


  1. 回顾:师生关系既往研究概述

  2. 现状: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主流及存在问题

  3. 反思:对师生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4. 结语:对新时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展望

参考文献


引言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1]。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业水平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大的裨益。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教育家们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者注意到师生关系对学校教育活动和教学质量的制约性。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对内部深层次问题的触及,研究者对于师生关系的考察也逐步走出了单一的教育学教学论领域而更倾向于在多学科、多纬度的视野当中审视师生关系,因此对师生关系的诊释也更趋于丰富、全面。

本文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对当前师生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合理性依据。


一. 回顾:师生关系既往研究概述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国内外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都一直致力于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内容上主要包含了对师生关系本质属性的研究、对师生关系特征与功能的研究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

师生关系本质属性的研究

从研究视角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师生关系,提出了对师生关系本质属性的不同看法,包括哲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以及生态学视角等[2]。

哲学视角

从哲学解释学的观点出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突破了传统的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灌输与接收、命令与服从等二元对立的传统格局,而转向了平等和民主,交流与沟通,理解和对话[3]。从哲学视角下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构,为理解教师与学生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

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有学者基于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过程的前提,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情绪影响交流关系”[1];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它体现着师生,它体现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或心理关系”[4]。

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师生关系的学者认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师生关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5]。一般将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社会性的交互活动”[6],因为“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参与教与学的人必然有一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师生之间是共生互学的社会化关系[7]。还有研究者从社会学与教育学的综合角度来考察,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得个人逐渐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8]。

生态学视角

在文化生态学的意义上,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诸多的学生组成的文化生态结构,尤其是这些学生分别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以及不同的气质性格。师生关系表现出集体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一些特征,课堂是一个生态结构,教师便是班级中的社群领袖。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协作生活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9]。

多层次综合视角

师生关系的定位需要我们对师生关系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实际上是多重性质、多种关系的整合。如陈桂生认为“师生关系有三重性质:教育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的人际关系”[10]。李瑾瑜也认为,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并提出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1]。

师生关系特征与功能的研究

对于师生关系特征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特点:由强调师生关系的工具性价值,认为师生关系具有社会化功能,教育主要是促进学生社会观念和社会能力的形成,逐渐发展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按学生本身特点接受适合的教育,在人本思想指导下保证师生关系顺利开展,保障师生双方身体和心理健康[2]。

师生关系特征研究中的热点争论——主客体性问题

师生关系呈现的不同特征与师生关系中师生的主客体性问题相关,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 主导体说

    教师与学生都是能动的人,但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形式不同。因而,师生间应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不仅体现了教学上的科学与民主,还反映在作为独立个体之间的自由与平等[11]。

  • 双主体说

    确立“双主体”的教育思想即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需要。当主体和客体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时,任何一方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将表现为“学生是学习的教育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12]

  • 互为客体说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了一种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这种主客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即它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是一种人际关系互动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而非主体“人”对客体“物”展开的一般主客体关系。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以人类知识经验为中介,以双方人际互动为基础的教育主体和客体关系[13]。

  • 主体间说

    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或对话的交互性昭示了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相对于任何一方来说,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对象,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或者强行把意志意见加于另一方。

  • 双重主体变量说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主客体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并具体指出,在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是认识的主体,教材和学生是教师认识的客体;在教学双向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互为主客体;在施教活动结束后,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

总之,有关师生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但弘扬师生双方主体性精神已被许多学者所认同。这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本源意义的理论依据,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两种不同类型师生关系的功能研究

  • 合作型师生关系

    合作型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共创共享性、非强制性的特征,为了保证合作师生关系的实现,教师必须自觉消解教师权威,以学生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学生,师生在课内外积极交流、沟通,学习中共同探究、共同体验,最终实现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14]。教育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该具有“我与你”的人与人的“协作”、“伙伴”关系。如果师生关系背离了人际间的人与人的基本关系,背离了公民的基本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即应从“人”或“公民”角度谴责这种行为,但不能将师生关系定为“人与人”、“民主平等”的关系以否定师生的特定关系。否定或淡化师与生的规定性的关系,其结果都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15]。

  • 民主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师生关系,指出了民主在构建良好教育关系中的适切性问题,并反思了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有序发展问题,任何忽视教育性原则的师生关系都难以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6]。也有学者认为,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给学校带来的挑战,应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引入了关心意识。并且指出,要想让学生学会关心,只有教师先以“关心”的理念来教育学生,并在实践活动中落实关心,从而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关心[17]。

良好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

对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以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对于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历来是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背景,对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进行了实践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汪琯琪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了解学生,热爱学生[18]。于学友认为师生之间需要直接的对话,以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为基础[19]。徐琼从教学论方面论述,教师要通过树立良好形象、平等对待学生,从而建立相互扶持的新型师生关系[20]。李定仁、肖正德认为,宽容是“自由”“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保障[21]。傅定涛从文化视角出发,将大学师生关系界定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关系,并使用文化的方法论,倡导个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多样性,认为,在对话和“视野融合”基础上建立理解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尊重的重要性[22]。张晔认为,教师通过尊重、宽容和慎独实现教师礼仪素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23]。王爱菊认为,要应对教学冲突及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变革,而且,相比于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冲突的应对策略,创设出有利于包容冲突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重要[24]。

总的而言,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不同的标准提出了构建策略与建议,但是不难看出,这些策略及建议都离不开以下的关键词: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宽容与信任。


二. 现状: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主流及存在问题

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主流问题

有关师生关系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焦点,许多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假设,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阐述各自独到的见解与看法。以下为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主流问题总结[11]。

师生关系研究的焦点话题:师生关系的定义

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界定,许多期刊论文、专著和教参书都曾有提及,但多数表现出较大不规范性,或趋于经验性的总结解释,因而有关师生关系的界定问题依然是当前研究中的焦点话题。

在当前有关师生关系定义界定的研究中,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理论依据以及研究侧重不尽相同,反映出彼此诠释问题的多维性以及客观性。总体上,当前教育理论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尚达成了某些共识,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社会关系存在。

  • 摒弃了流于“一般化公式”的界定,即从一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角度僵化地阐述师生关系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方法,而从多学科视角利于拓展研究该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 更倾向以人本的现代化教育观重新界定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地位问题,并明确指出了建立非“功利性”、非“工具性”教育价值观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研究的热点话题:师生关系属性的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关系存在,彼此之间既有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业务关系属性,又有由于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发展和受社会道德规范影响形成的心理关系、伦理关系属性。这些相关的复杂属性关系使师生关系的属性界定问题成为当前有关师生关系研究的热点话题。而当前有关师生关系属性界定的研究越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问题探讨空间已不再单纯拘泥于教育学领域,更多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其它学科相宜的理论成果为己所用,转变了以探讨师生教与学关系属性的研究范式,力图从法律、人性需要、心理交流、社会道德等视角扩展其关系属性研究的空间,丰富人们对师生关系问题的认识,为更好地协调师生关系间关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支持。

师生关系研究的难点话题:师生双方的地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方地位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围绕师生关系地位是否平等、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等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在当前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问题中依然是重点话题之一。

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在不同的理论假设下,从师生双方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理解“平等”、“民主”的真正内涵,会获得不同的认识感受。有学者借鉴“文化生态学”中崇尚个性、关注人性平等的理论观点,认为在教室这样一个“文化生态圈”内,学生和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9]。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指出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是极不对等的,受教育者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现有情况下,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又不对等的[15]。

师生关系研究的实践话题: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

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该问题研究中与实践操作结合最为紧密的课题。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教育爱。只有通过爱,教育儿童才能成为可能。新型良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关心、尊重、要求的基础上,是一种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的情感。”[25]

  • 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时,应该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能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

  • 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是热爱学生,发展学生健全个性的理想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德育实效。

  •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人,应该敬重教师,独立思索,在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格。”[26]

以上所述,反映了多数学者倾向于从人性平等的角度来思考师生关系,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的探讨较为关注。

当前师生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研究虽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基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梳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对师生关系属性的界定模糊

    在师生关系属性界定问题上,当前的相关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第一,属性划分过于抽象,对每一类属性的含义限定缺乏清晰的认识。第二,属性划分的依据模糊,常与师生关系地位问题研究混淆、重复[11]。

  • 对师生关系基本性质与范畴的认识存在分歧

    目前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中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多的关系,最主要原因在于对师生关系性质、范畴认识上存在分歧。当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人员是把师生关系视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即便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平等”、“民主”等词汇,也是以相互学习为手段、以共同进步为目的的,虽然对其中的内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仍然显得不够深入和全面。认识师生关系首先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这就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理清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与范畴[2]。

  • 对如何构建进步的师生关系认识不够全面

    在构建进步的师生关系方面,以前的工作泛泛而论的居多,实践性和系统性均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对于如何构建进步的师生关系,还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师生本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如何建立进步师生关系的社会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2]。


三. 反思:对师生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综合上述对师生关系既往研究的回顾以及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包括了以下方面的突破:研究价值取向从工具性发展到兼具人文性;研究内容从单一、静态发展到丰富、动态;研究视角从单一发展到多学科视野;研究思维方式从简单线性发展到复杂整体性[27]。然而,对于当前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地方。

对师生关系研究现状的再思考

对师生地位的再思考:

对于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当前研究普遍认为师生之间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了师生之间作为独立人格的个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开放、接纳的平等态度进行交流的自然人的关系存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师生之间并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平等”和“民主”关系,所谓的“平等”与“民主”都是相对而言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处于“平等”而不“对等”的关系,我们在承认师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对等”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的地位,这一点在我们思考如何构建新型良好师生关系时也应该作为考虑的重要前提之一。

对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再思考:

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问题,众多的学者更关心如何对教师“严格要求”,努力设计一套可操作的,规范化的教师思维和行动规章,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可否认,在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教师一方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然而仅仅试图从教师身上找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良方”,是不全面的。我们不应该忽视师生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个体—学生。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反面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尊重教师,谦虚谨慎,要拥有感激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8]。

此外,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师生关系所处的大环境,应该同时结合教学环境角度考虑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适宜的环境。

对师生关系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研究内容的具体性及丰富性有待提高:

结合对于师生关系既往研究以及当前研究现状的文献梳理,笔者认为目前较大多数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表现为范范的条目罗列,而对每个条目的产生条件、存在前提以及运作中的变化情况,缺乏具体分析。相当一部分研究并不直接研究师生关系,而是在探讨教师的社会定位、教师劳动特征和教学成效问题时才有所涉猎。这样一种研究视角决定了该问题的研究方法常常是抽象的、演绎的,从理论到理论,脱离实际,甚至不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

此外,对师生关系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也还有待提高。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还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等客观条件,还应结合当下终身教育思潮、学习型社会建设等理念的客观影响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把握师生关系。

我国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待加强:

在对文献进行查阅与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与国外的研究,我国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较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多数研究是以个人的直观感受和经验总结为基础,缺乏充分的数据统计、场景分析和实证研究。例如,国外学者Jantine L. Spilt 在进行“师生关系的动态对儿童学业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时,将问题置于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分析,并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方法,使用数据量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29],既防止了研究结果的片面性,也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因此,在探讨师生关系这类问题时,不仅要有描述性定性分析,还应涉及大量的实证性、情境性的定量分析。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跟踪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大量可信的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将会大大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研究形式的实践性有待落实: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局限于学校课堂,并且采用数量化的方式来测量学生的学习。只有很少的研究者对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对学生学习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而对基于日常的师生交互中对师生关系的认知的研究也不多。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应立足教学实践,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要正确真实地认识师生关系也必须使教学走向实践,使研究立足于实践,才能以研究的成果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 结语:对新时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展望

我国由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研究,《学记》中有提倡尊师重道的“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0]”韩愈的《师说》中有提倡教师放下威严、师生学问平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1]”再到今天,现代教育更注重培育学生个性发展和生命价值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提倡师生之间建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良好师生关系。而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因而建构新型现代师生关系也需要比以往更多的考虑。

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小班化教育的推行,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教学组织形式必定发生新的变化,师生关系交往方式也将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相匹配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真正解决的问题,师生关系的研究对于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审视传统教育的理念,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李瑾瑜.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 教育评论,1998, (4). 
[2] 高茜. 论师生关系[D].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6.5.
[3] 邵波. “哲学范式”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嬗变与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2.
[4] 何素萍. 试论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形成[J]. 现代教育研究,1995,(4).
[5] 周润智. 被规约的教师职业—知识制度的社会基础及其表现[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2.
[6] 张彤.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4).
[7] 郭华. 师生关系的社会学研讨[J]. 教育科学,2006.(6).
[8] 何培元,李明. 论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基础教育研究,2012.(6).
[9] 肖川. 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10] 陈桂生. 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 教育科学,1993.(3).
[11] 杨永政. 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2012.(36):129-130.
[12] 王维亚.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地位问题的考察[J]. 教育评论,1999(2).
[13] 王辉. 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 教育评论,2000(4).
[14] 姚本先. 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省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00. (10).
[15] 孙喜亭. 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16] 王娇. 论民主型师生关系的迷思与重构[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6
[17] 周相玲. 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5).
[18] 汪琯琪. 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4(2).
[19] 于学友. 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20] 徐琼. 创建相互扶持课堂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 教育探索,2005.(11).
[21] 李定仁.肖正德. 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回溯、反思与重构[J]. 外国教育研究,2006(11):7-12.
[22] 傅定涛. 大学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J]. 现代大学教育,2009(1).
[23] 邵晓枫,廖其发.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4] 王爱菊. 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存—教学冲突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6.
[25] 杨微华.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J]. 上海教育科研,1998(11).
[26] 巩福利. 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与构建[J]. 北京教育,2002(2).
[27] 唐俊芳. 近三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再研究—以教学论为视角[D]. 宁波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28] Si LI.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J]. Education Research,2012.
[29] Jantine L. Spilt. Dynamic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Stability and Change Across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Influence on Children’s Academic Success[J]. Child Development, 2012,(83):1180–1195.
[30] 乐正克:《学记》,傅任敢译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31] 韩愈:《师说》.